庙号、谥号和年号傻傻分不清楚?五分钟带你读懂它们的区别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21:13
来源类型:易车 | 作者:AstridaAuza
【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】 【2024新澳免费资料】 【六开彩香港开结果记录2024】 | 【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】 【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】 【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】 【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】 【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】 【六开彩香港开】 【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】 【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】 【澳门马会传真内部绝密信封资料】 【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】
清高宗是谁?大清纯皇帝又是谁?乾隆皇帝是不是就是爱新觉罗-弘历?傻傻分不清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清朝皇帝的各类称谓。
我开头提及的这么多称谓,其实就是一个人,他就是大清王朝第六位皇帝,入关后第四位皇帝——乾隆皇帝。那么他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“别称”呢?其实,那些都不是他的别称,而是他自己独有的称谓,只是这称谓有官方和非官方之别,下面我为大家一一解释一下这些称谓之别。
清高宗——清,是大清王朝之简称,而高宗是他的庙号。这庙号由来已久,先秦就有给君主立庙的记录,但是到了秦朝,始皇帝将庙号和谥号都取消,原因是这庙号和谥号是在帝王身后,由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,甚至是盖棺定论的评价,秦始皇认为后人没有资格对自己评价就给取消了。
所以这庙号和谥号都是其本人去世之后才由后人评定而有的。到了汉朝时期,庙号重新启用,但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,或者庙号都被保留。到了唐朝时期,庙号才开始成为皇帝标签,每位皇帝都有庙号了,像唐太宗、唐高宗等,都是以庙号为称谓。
一、庙号是很有讲究的。
首先有“祖”、“宗”之分,庙号为“祖”,通常指开国之君或者王朝的奠基人,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之君,清太祖爱新觉罗-努尔哈赤为王朝奠基人。
还有一种情况,虽然并非开国之君或王朝奠基人,但是在其执政时期,王朝有开疆扩土之功,也可以得到“祖”庙,例如元世祖忽必烈,清世祖爱新觉罗-福临,那么一般的守城之君,只能配享“宗”庙了。除了这“祖”、“宗”之分,通常的庙号排列方式为“祖”、“宗”相对,也就是一“祖”后跟一“宗”,但是明清时期都有特例。
明朝时期,第三任皇帝朱棣的庙号就十分特殊,众所周知,朱棣的皇位乃是从侄子建文帝手里抢来的,所以他的庙号就有意思了,起初给他尊的庙号为太宗,太祖朱元璋之后,尊太宗庙号没毛病。但是朱棣的六代孙明世宗朱厚熜,更庙号由“太宗”为“成祖”,一方面确实是朱棣在位期间征战四方,确实立下开疆扩土之功,另一方面明世宗(嘉靖皇帝)确实一位标新立异的皇帝,喜欢挑战祖制,这点乾隆皇帝和他就挺像。
而清朝的特例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帝了,康熙皇帝本来是位守成之君,但是身后被尊为“圣祖”庙号,这是雍正皇帝对其父一生功绩之肯定,“硬生生”以收Tai湾和平三藩等事迹为开疆扩土之功,尊了一个“祖”庙,所以大清开国之君乃是“三祖一宗”,而之后的帝王就毫无疑义的被尊“宗”庙了。
二、聊完庙号,我们再聊聊谥号。
谥号的应用就比较广泛了,首先他并不是帝王独有,有爵位之人和身居高位的士大夫都有资格在身后得到谥号,只是不同层级的人物有不同的谥法。帝王的谥号最为特殊,也是很有来由和讲究的。谥号起源于商朝,庙号不是每位君王都有,但是谥号是都有的,而这谥号是对这位生前显赫之人的盖棺定论性评定。既然是评定,就会有好坏之分,所以谥号是分为美谥、平谥和恶谥三个层次。
但是到了宋朝之后,就基本取消恶谥了,只保留美谥和平谥,因为恶谥实在是还不如不谥,对于那些必须要谥还表现确实不咋地的帝王将相们,多少还是要留些面子,给个平谥大伙也就心知肚明了。
等到了明清时期,那就连平谥都很少见了,尤其是针对皇帝谥号,那就全是美谥,而且明清时期皇帝的谥号真是拖沓冗长,明朝皇帝谥号是十六字,清朝皇帝更是达到二十几字,以乾隆皇帝谥号为例“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”,这么多字不方便记忆也不方便书写,怎么办呢?就将谥号的重点落在“皇帝”之前的最后一个字上(下文均称最后一字),上例乾隆皇帝的谥号最后一个字为“纯”,因此他就有了大清纯皇帝之称。
三、顺便说一下这清朝皇后的谥号。
清朝皇后的谥号同样极其冗长但比皇帝还是要短了很多,一般在17字左右,但是有一位除外,那就是慈禧太后,她的谥号长达25字,什么意思?上面举例的乾隆皇帝谥号也就是25字,不言而喻了吧。但是无论是哪位皇后的谥号都要以“孝”字起首,以同列皇帝谥号最后一字相同为尾。
另外,皇后谥号也有重点字,那就是“孝”后面的第一个字,如此一来皇后谥号简称一般为五个字,例如慈禧太后,她的谥号简称为“孝钦显皇后”,这个“钦”为她谥号的重点字,“显”字则同咸丰皇帝谥号的最后一字。再多举一个例子,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,她的谥号简称为“孝贤纯皇后”,她的谥号“贤”可是乾隆皇帝亲赐,这是整个大清王朝唯一一位得到夫君皇帝亲谥的皇后,可见乾隆皇帝对结发之妻的爱慕与不舍。
四、最后我们聊聊年号。
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之名号,始创于汉武帝。在明清之前,一位皇帝通常会有很多年号,基本上就是遇到点事儿就换个年号,史上最能换年号的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这两口子,一共用了20多个年号。所以,看历史典籍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儿就是记年号,不然你搞不清楚时间先后顺序。还好到了明朝,年号少了,通常一位皇帝就一个年号,所谓一帝一元,清朝则沿用这一帝一元的制度。为什么用“通常”呢?因为有一位皇帝有两个年号,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。这老兄因为“土木堡之变”被蒙古人俘虏了,于是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取而代之。再后来朱祁钰驾崩,英宗又来了个“夺门之变”又将皇位夺了回来,这一前一后就有了两个年号“正统”和“天顺”。
正因为明清皇帝一帝一元,而且年号作为纪年名号,应用最为广泛也容易被人记住,所以我们后人就有了以年号称呼皇帝的习惯,所谓的乾隆皇帝、道光皇帝等等。
其实这些对皇帝称谓,这庙号和谥号才是对先前皇帝的敬称,也就是书面称谓。例如,皇帝的实录都是以庙号命名,而在大臣的奏折提到前朝皇帝都会以庙号+谥号来称谓,如高宗纯皇帝,指的就是乾隆皇帝了。而我们习惯以年号为皇帝称谓的方式,也只是适用于民间和后人们方便记忆罢了,现代的书籍中出现的以年号称谓皇帝,只是为了附和人们的习惯,在正式的历史典籍中是不会看到的。
好了,就聊到这里,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对庙号、谥号和年号已然有所了解。
文:王金百
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,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陈诗丹:
9秒前:帝王的谥号最为特殊,也是很有来由和讲究的。
莎拉·布莱曼:
4秒前:大清纯皇帝又是谁?
鸿利:
2秒前:一、庙号是很有讲究的。
傅凯伦:
7秒前:清朝皇后的谥号同样极其冗长但比皇帝还是要短了很多,一般在17字左右,但是有一位除外,那就是慈禧太后,她的谥号长达25字,什么意思?